周受资的 TikTok 战役,走进焦虑风口的“技术外交官”

Daisy最后更新:2025-09-27 12:32:52

“Over time the trust will come.”——周受资,在接受 Wired 采访时谈平台信任的建立。 

人们习惯提起 TikTok,就把目光集中在 CEO 周受资。但这背后的难题远不止于内容和算法,更牵涉国家信任、数据主权以及全球科技博弈。他在镜头下很少被看到真实的样子,却承担着连接科技、市场和政治的桥梁角色。

周受资的 TikTok 战役,走进焦虑风口的“技术外交官”1

一、从新加坡到世界舞台:一个“背景平凡”的跨国人生

周受资出生于 1983 年,新加坡人。父亲据报从事建筑,母亲做会计。早年在新加坡的 Hwa Chong Institution 完成中学教育后,他履行了新加坡的国民服务义务,曾担任军官职务。

服役结束后,他前往英国攻读学业:在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UCL) 学习经济学,2006 年毕业。 随后,他进入 哈佛商学院(2010 年),在那里,他完成了 MBA,并在这段期间做了一个 Summer Internship 于 Facebook,那时 Facebook 还未成为巨头。

他在哈佛认识了未来妻子 Vivian Kao,两人都是 MBA 同学,后来结为连理。

也正是在哈佛和 Facebook 的那段经历,让他得以提前接触科技创业圈和互联网操作机制,这成为后来他走进更大舞台的关键敲门砖。

周受资的 TikTok 战役,走进焦虑风口的“技术外交官”2

二、金融、投资与技术的三段跨界

在毕业后,他并没有立刻进入科技运营之路,而是先在 Goldman Sachs(高盛) 担任分析师或银行职位,锻炼金融基本功。

之后,他加入投资机构 DST Global(Yuri Milner 的风险投资公司),负责对科技公司的投资,尤其在中国和亚洲市场。期间,他甚至领导团队参与对 ByteDance 的早期投资。

2015 年,他加入 小米(Xiaomi) 担任 CFO,并且后来主管小米的国际业务。小米上市那段时期,他扮演了重要角色,协助公司融资、海外拓展。

他在科技、金融、资本之间游走,一方面保持对财务结构和资本运作的敏感,另一方面又积累对科技产品、市场趋势的理解。这种跨界的经历,为他后来管理 TikTok 提供了复杂而多维的视角。

周受资的 TikTok 战役,走进焦虑风口的“技术外交官”3

三、被选中、被质疑、被“问责”的那一步

2021 年,随着 TikTok 在全球扩张、监管压力加剧,ByteDance 任命周受资为其首任 CFO,并随后在同年接任 TikTok 的 CEO。

当时,据说原本担任 CEO 的 Kevin Mayer 在压力下辞职,公司需要一个既懂资本、又懂监管、又能讲“东西方语言”的人来承担这个位置。周受资被视为符合这些要求的人选。

然而,走上这个位置,意味着他必须不断面对质疑、审查和政治压力。尤其在美国,部分议员认为 TikTok 的中国背景可能带来国家安全风险。于是,周受资多次被召集到国会听证会,面对严格盘问。

在一次听证会上,他在国会议题盘问下坚持:“我们正在构建一个防火墙(firewall),将美国用户数据存储在美国,由 vetted 人员操作。”这类措辞,既是技术承诺,也是政治表态。

四、焦灼年代:TikTok 在监管夹缝里的运营之道

在美国接连出台立法、行政命令意图限制或禁止 TikTok 的背景下,周受资成为这个公司在国际政治中的“代表面孔”。2024–2025 年间,TikTok 在美国市场屡次面临被下架、被分拆或被出售的压力。

为应对监管,他推动了一系列策略:

-在美国构建 TikTok U.S. Data Security 实体,把美国用户数据存储在美国服务器,由美方人员管理。

-优化内容审核和算法透明度,以回应外界对内容操控、数据泄露的指控。

-在公共舆论中以“用户价值”和“表达自由”为话语核心进行温和反击,尽可能在敏感国家或地区以“本地化”策略减缓冲突。

他在复杂环境中行走,每一次公开发言、每一次策略调整,都被放在显微镜下审视。

五、人格侧写:低调、审慎、背后的张力

周受资在公众面前显得冷静、镇定。他很少炫耀私生活,也不擅长耍大牌。媒体曾报道,他不让孩子在美国使用 TikTok,因为他认为还太年轻,对平台的社会影响和使用风险,他非常谨慎。

他也被称为“技术外交官”——在东西方价值观、政治压力和科技公司利益之间,他必须微妙地保持平衡。即便在受质询、被问责时,他常常温和回应、尽可能用逻辑和数字说话,不像传统科技老板那样锋芒毕露。

在 Wired 的采访里,他说信任是慢慢建立的,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他对文化与平台影响的敏感,让他必须在每一个决策中考虑用户、监管、投资人甚至国家利益。

六、危机与展望:TikTok 的未来、周受资的赌注

如今,TikTok 面临的挑战比任何时候都更复杂:从数据主权、内容监管、平台责任、到各国禁令与法律风险,几乎每一次扩张都伴随新的重压。周受资手中握的,不仅是公司命运,还有公众、国家与资本的信任与牵引力。

他的未来之路可能不像创业者那样高歌猛进,但他更像站在震荡浪尖的定海神针:

-如果 TikTok 成功渡过监管风暴,他将被视为科技领域最有政治敏感力的 CEO 之一。

-如果失败,他身份可能遭遇极端压力,成为技术公司在国际政治关联里的“被祭品”。

一个科技时代的“外交中枢”

在这个流量与权力重叠的时代,周受资不是一个简单的技术主管,也不是纯粹的商业老板,他处在一个极端张力的十字路口。

他的故事提醒我们:在全球化浪潮与国家监管的夹缝中,科技公司不只是讲产品、讲商业,还必须懂外交、懂政治、懂“信任机制”。周受资的未来是未知的,但他已成为了这个时代最具代表性的“科技外交官”之一。

他的未来之路可能不像创业者那样高歌猛进,但他更像站在震荡浪尖的定海神针。尤其在 2025 年,美国方面已正式批准将 TikTok 的美国业务移交给 甲骨文(Oracle) 负责数据与基础设施运营,这意味着他不仅要与各国监管博弈,还要在企业内部重新分配权力结构,协调甲骨文与字节跳动的合作与摩擦。这无疑让他的角色更像一位“企业外交官”,而非传统意义上的科技 CEO。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www.ehouse411.com网站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ehouse411.com立场。

写留言
生活服务
最新资讯
首页
发布
私信
0
关注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