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温哥华多名房地产经纪人联合呼吁联邦政府提前终止现行的外国买家禁令。这项原定于2027年到期的政策,自2023年起实施以来,一直是加拿大楼市的热门话题。如今,随着房市成交量持续下滑、买气不足、开发放缓,业内人士认为,继续维持该禁令可能弊大于利。
一、外国买家禁令的初衷:从抑制投机到制约市场
“外国买家禁令”(Prohibition on the Purchase of Residential Property by Non-Canadians Act)最初旨在抑制海外资本推高房价。政策自2023年1月生效,禁止非加拿大公民或永久居民购买住宅物业,仅对部分留学生、工作签证持有人和企业投资作出例外。
在疫情期间,温哥华、多伦多等地的房价飙涨,引发本地买家的不满,禁令也因此获得广泛支持——许多人认为,“阻止外资炒房,就能让加拿大人买得起房。”
然而两年过去,情况已然不同:
利率高企,按揭压力沉重;
房屋成交量创下十年新低;
新建项目开工量持续减少。
在这样的环境下,不少经纪人指出,这项政策正在压抑市场信心,令原本低迷的楼市雪上加霜。
二、市场持续低迷:交易减少,信心受挫
根据大温哥华房地产局(REBGV)数据显示,2025年9月的住宅成交量比去年同期下降约18%,独立屋均价较2022年高峰期下滑超过10%。
“现在不是担心房价上涨,而是担心没人买。”——温哥华西区地产经纪刘女士
她认为,即使取消禁令,海外买家未必会立即回流,但至少能释放一个积极信号——加拿大仍然欢迎投资者,市场依然开放。
三、业内观点:取消禁令不是万能钥匙
房地产专栏作家弗朗西斯·布拉(Frances Bula)指出,解除外国买家禁令或许能带来短期刺激,但远非解决根本问题的关键。
“高利率、建房成本上升、供应不足,才是市场持续低迷的真正原因。没有整体政策配合,即使解除禁令,也未必能吸引资本回流。”
此外,外部环境也不利于外资重返加拿大:
投资回报率下降;
汇率波动与税收负担;
其他国家(如澳大利亚、新加坡)放宽投资政策,分流资金。
四、市场要复苏,关键不在“谁能买”,而在“买得起”
多位业内人士一致认为,要让楼市重新活跃,必须从三方面着手:
降低利率与融资门槛:
若央行在年底进一步降息,将直接刺激购房需求。加快住房供应:
减少审批周期,鼓励出租型与中小户型开发,是恢复市场平衡的关键。政策灵活与信号正向:
外国买家政策的调整,更应体现出市场开放与公平竞争的态度,而非一刀切的限制。
五、市场最需要的,是“信心”
温哥华房市历来是全国的风向标。如今,当经纪人再次提出取消外国买家禁令,他们真正反映的,是市场对信心的渴望。
禁令或许可以取消,也可能维持,但关键在于——让购房者、投资者重新相信:加拿大楼市还有未来。
正如一位业内人士所言:“没有人希望房价暴涨,但大家都希望市场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