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时讯
广  告

Jane Goodall 用一生倾听大自然的声音

Daisy最后更新:2025-10-02 09:50:13

“只有理解,我们才会关心;只有关心,我们才会行动;只有行动,生命才会有希望。”——珍·古道尔

2025 年 9 月,加州的一个宁静清晨,珍·古道尔(Jane Goodall)在美国巡回演讲途中安详离世,享年 91 岁。她的一生,宛如一场与大自然持续对话的长征。加拿大人尤其铭记她在环保领域留下的不可替代的贡献——她不仅改变了人类理解动物的方式,也启发了几代人投身保护地球的行动。

Jane Goodall 用一生倾听大自然的声音1

一、从伦敦女孩到非洲荒野:一场“不可能的冒险”

1934 年,珍·古道尔出生于英国伦敦。童年时期,她没有任何科学家的“光环”,只是一个对动物充满好奇的女孩。1957 年,她带着仅有的积蓄和一本《泰山》,独自踏上前往非洲的旅程。那时的她既没有博士学位,也没有研究资历,只凭着热情和勇气找到了灵长类学家路易斯·李奇博士。

李奇博士敏锐地发现了这个年轻女孩的与众不同:她观察细致、耐心、没有偏见。于是,在 1960 年,她被派往现在的坦桑尼亚贡贝森林,开始了人类史上最重要的一场灵长类动物田野研究。

没有实验室,没有现代设备,她靠一副望远镜和笔记本,在密林中一坐就是数小时、数天。她亲眼目睹黑猩猩制造并使用工具、形成复杂的社会结构、甚至展现出独特的个性。这些震惊世界的发现,彻底打破了“人类与动物的绝对界限”的神话。

纪录片和《国家地理》的专题报道让她一夜成名,也把灵长类学推上了全球舞台。

二、从科学家到环保斗士:改变的不只是知识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在成为科学家之后,珍·古道尔做了一个极具勇气的选择:她离开实验室,走向了公众。

在她看来,如果只是在学术圈“证明动物有感情”,但无法阻止森林被砍伐、动物被捕猎,那一切科学都失去了意义。她成立了 Jane Goodall Institute(珍·古道尔研究所),奔走世界各地,呼吁环境保护和动物福利。

她的声音柔和,却充满力量;她不带攻击性,却总能击中人心。几十年来,她穿越 100 多个国家,进行上千场演讲,呼吁人们为气候、森林和野生动物行动起来。

Jane Goodall 用一生倾听大自然的声音2

三、与加拿大的深厚缘分

珍·古道尔与加拿大有着特殊的联系。她长期支持加拿大的环保事业,并与多伦多大学的生物伦理学家 Kerry Bowman 结下深厚友谊。Bowman 曾与她一起拍摄纪录片,他回忆道:“没有人能像她那样开展环保工作。她的离去,留下了一个巨大的空白。”

她积极推动加拿大立法,支持前参议员默里·辛克莱提出的法案,禁止圈养大象和类人猿(除非为了动物福祉),并禁止进口象牙和狩猎战利品。该法案于 2024 年底在参议院通过,引发全国热议。

加拿大总理马克·卡尼在悼文中写道:“珍·古道尔博士改变了我们理解动物——以及我们自身人性的方式。她的倡导激励了几代人,她的研究彻底改变了生物学领域。”

四、一个传奇的落幕,一种精神的延续

她的离世,让环保界集体沉默。许多人说,她不是一个“激进分子”,也不是政治家,但她用 非对抗的方式唤醒了世界的良知。

她一生都强调:“环境保护不是专家的任务,而是每一个人的责任。” 她创办的“Roots & Shoots”(根与芽)青年环保项目,影响了全球超过 60 个国家的年轻人,在加拿大的社区、学校和城市,也留下了她的足迹。

如今,她的名字不只代表科学,更代表一种“人与自然共生”的生活方式。她用一生,教会我们如何倾听大自然最微弱的声音。

她离开了,但也没有真正离开

珍·古道尔的故事,没有戏剧化的起承转合,却是一条坚定的直线。她证明了一个人无需掌握权力,也能推动世界改变。

从贡贝森林到加拿大参议院,从黑猩猩的眼神到国际政策的舞台,她的行动像一棵树,深深扎根,也悄然蔓延。

当她离开时,世界失去了一位守护者;但她留下的种子,早已在无数人的心中生根发芽。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www.ehouse411.com网站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ehouse411.com立场。

写留言
广  告
ad1
ad2
ad
生活服务
最  新  资  讯
    点击加载更多...
    首页
    发布
    私信
    0
    关注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