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来了,加拿大人终于可以尽情享受户外的阳光和绿意——远足、园艺、遛狗、踏青……然而,就在你兴高采烈走进树林或草丛时,一个“隐形敌人”也悄悄盯上了你。
它就是:蜱虫。
为什么今年特别要注意蜱虫?
随着加拿大冬季越来越温暖,蜱虫也“活得更滋润”了。过去,寒冷的气候能杀死不少蜱虫,但如今,它们可以在更多地方安全越冬,甚至大举北上,进入以前过于寒冷的地区。
这不仅让蜱虫数量激增,还带来了蜱传疾病的上升风险,尤其是大家可能听说过的——莱姆病(Lyme disease)。
黑腿蜱,是“主犯”!
在加拿大最常见、也是最危险的蜱虫就是——黑腿蜱(又叫鹿蜱)。它是加拿大绝大多数莱姆病病例的“元凶”。
这种蜱虫在气温4°C以下就能开始活动,寻找宿主(人或动物)吸血。它们不大,却非常“高效”,携带多种病原体,一旦叮咬你,就可能将这些细菌或病毒注入你的血液中。
莱姆病:一场“隐形战役”
莱姆病的早期症状很多人容易忽视:
靶心状红疹
类似感冒的发烧、乏力、肌肉酸痛
有时候几乎没有感觉
但如果不及时治疗,几周后可能出现严重的神经系统问题,比如面瘫、关节炎,甚至长期疲劳、抑郁,极个别还会影响大脑功能。
问题是:你很可能根本不知道自己被咬了。
蜱虫很小,常叮咬头皮、背部、膝后等隐蔽部位,很多人直到症状出现才发现。
除了莱姆病,还有其他危险
随着蜱虫活动区域扩大,它们传播的疾病种类也在增加,比如:
巴贝斯虫病(类似疟疾的症状)
埃立克体病、无形体病
落基山斑疹热等
这些病虽然不如莱姆病有名,但同样危险,尤其是对于老人、儿童或免疫力较弱的人。
防蜱虫指南:户外活动必须注意这几点!
1. 穿对衣服:
去树林、高草丛等地方时,尽量穿长袖长裤,把裤脚塞进袜子里。
2. 喷驱虫剂:
使用含DEET或Icaridin成分的驱虫喷雾,对抗蜱虫很有效。
3. 走在小路中央:
别太靠近草丛边缘,降低接触蜱虫的机会。
外出回来马上检查:
仔细检查全身,尤其是头皮、耳后、腋下、膝后、腰部这些隐蔽部位。
家里的狗狗、猫咪也可能“带回”蜱虫
宠物主人注意啦!狗狗尤其容易在户外沾上蜱虫,然后带回家中。即便蜱虫没叮咬它,也可能躲在毛发里,爬到沙发、地板,甚至你的床上!
检查宠物身体,尤其是耳后、肚子、爪子周围
使用宠物专用的防蜱药物(口服或滴剂)
咨询兽医,定期做防护
如果被蜱虫咬了怎么办?
别慌,尽快取出蜱虫!
用尖头镊子靠近皮肤夹住蜱虫头部,垂直拔出,动作要稳,别扭断它。
保留蜱虫标本(放在干净容器或袋中),这样可以送去检测是否携带莱姆病。
注意身体反应:
如果几天内出现皮疹、发热、乏力等症状,请尽快就医,并告知医生有蜱虫叮咬史。
蜱虫虽小,危害不小。随着气候变化,它们的活动范围和危害性也在逐年上升。
但不用恐慌,只要我们做好预防措施,保持警惕,就能大大降低风险。这个春天,请记得:晒太阳要防晒,走户外也要防蜱虫!